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漂流] 實證職能治療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5651913628013&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在複習「實證職能治療」時,有一段話很有意思。

  「你希望你的醫療人員是根據當今研究、專業經驗以及為你和重要他人所做的通盤考量嗎?還是取決於早已過時、市場最新流行或是醫療人員二十年前在校內的學習呢?」身為個案當然選擇前者!但身為治療師,不得不承認後者一針見血地描述目前醫療走向服務業的常見生態。

  想起在學校受實證醫學訓練時,經常被提到的老生常談:「若要達到個案有最佳成效(Optimal Patient Outcomes)需要根據:臨床專業(Clinical Expertise)、科學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與個案的價值觀和處境(Patient's Values and Circumstances)來擬定治療計畫。」

  實證醫學是將臨床專業從「不知不覺的習慣」導向「先知先覺的系統化地評估」。在擬定治療計畫前,治療師需要統整所有過去至當下的科學實證,立基於臨床專業和個案合作達到最好的成效。具備實證基礎的最佳醫療是每位治療師都理應提供的,因此,美國職能治療師需要有具基礎研究能力的碩士學歷才有執業資格。

  而坦白說,在臺灣的醫療及教育系統底下,科學研究是我們最薄弱的部份。一般臨床經常因為個案量過大而延續舊習,或營運需求而屈就市場機制,很難肯定地說,我們為個案做的是當今世上的最佳決策。(即便好不容易做出最佳決策,個案和家屬也不一定能了解我們的價值。)

  可當個案將寶貴生命交託給我們時,我們對其人生是負有一份責任的,若不鑑往知來,如何確信我們為對方創造的是最大福祉?這份省思,隨著和個案及其家庭有越深厚的感情積累,也就越趨沉重。

  一邊細細讀著,一邊檢討近三年的臨床經驗,很期待載滿裝備之後,陪伴更多生命真正活出最大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