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6/25(六)和南台南家扶中心合作一整天的線上培訓——「兒童發展與情緒行為分析」,與近30個台南市區的寄養家庭一起討論安置兒童當下的教養議題。
原訂是安排寄養家庭的家長和孩子分開上實體課程,讓家長可以稍作喘息、並學習教養知能。很可惜因為疫情需改為線上培訓來維護大家的健康。雖然家長在課程中都關靜音,但從視訊上時常看到孩子在家長身邊蹦蹦跳跳跳的畫面,要兼顧育兒和學習,真的是辛苦了。
這堂課家長照顧的孩子們為11個月的嬰兒到10歲的兒童,這些孩子在原生家庭可能因為重大變故、家暴、性侵和嚴重忽略⋯等,而被政府緊急安置。由於兒時的影響讓孩子們普遍都有發展遲緩、專注力不足和情緒困擾,因此我們在談兒童發展時,給孩子的目標會是以目前的發展現況逐步按照發展里程碑依序堆疊能力,而不是一下要求孩子有同齡的水準。
在情緒行為分析時,家長提及的問題五花八門,包括:吸手指、打人、自慰、自傷、自殘、慣性偷竊、破壞東西、情緒紊亂⋯等,我們從「正向行為支持方案」的角度來分析行為背後的近因和遠因,除了正常發展過程與家庭關係會出現的現象,很多特殊情緒行為之下的遠因常讓人心痛,像是:母子長期被毆打、嚴重忽略導致幾乎致命的營養不良、幼年時目睹妹妹被爸爸打死⋯
很難想像這些幼小稚嫩的生命要承擔這麼多連成年人都很難走出來的莫大傷痛,在大腦尚未發育成熟的階段,沉重的恐懼、悲傷、失落就這樣以激烈的方式投射在生活各個層面,孩子不知道自己怎麼了,也難以自我控制⋯
幸好,傷痕累累的小刺蝟們被及時接住了,孩子們在寄養家庭的悉心照料下獲得了基本的溫飽,在穩定的關係中學習愛與被愛,認識健全的「家」該有的模樣。
在攸關一生幸福的關鍵童年,寄養家庭認真引導孩子學習生活常規、課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以無條件的關愛修復大腦的神經連結,支持孩子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
雖然孩子過去的傷常像炸彈不定時引爆,造成傢俱損壞、老師糾正、鄰居投訴⋯讓家長坦承照顧寄養兒童的壓力真的很大,但每次只要看見孩子一點點的進步、孩子自發的擁抱和由衷說的「愛你」,就還能為孩子、為社會繼續堅持付出下去。
即便寄養家庭如同親生爸媽一樣,全心全意全天候的照顧,大部份的孩子未來都還是得回去面對充滿挑戰的原生家庭或提早步入社會。短暫而深刻的瞬間對雙方都像是一場夢,別離時,經常是肝腸寸斷的不捨與思念。
孩子對寄養家庭的印象可能會在歲月中漸漸模糊,但至少他們會隱約記得,曾經有那樣溫暖的存在把自己當寶貝一樣疼愛。
說真的,寄養兒童情緒行為的複雜程度很難在三言兩語中分析和處理,比起培訓,我從家長身上學到更多——寄養家庭將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視如己出,無私開放自己的家包容孩子的混沌與脆弱,溫柔安撫受傷帶刺的心。
課後與社工師討論寄養家庭的現況,知道我們在課程中接觸到的孩子已經是很幸運的了,寄養家庭在台灣一直是非常稀缺的,只有少數孩子能得到寄養家庭的關照,大部份還是要安置在不同的機構。
其實我和老公士哲有在討論等我們的孩子稍大一些,家庭也更穩定,將來有能力或許也可能考慮擔任寄養家庭,但就算有多年自費早療和偏鄉早療的經驗,我還是不確定有沒有像我所接觸到的寄養家庭這樣,有這麼多的勇氣、耐心、毅力來照顧寄養的孩子,親子教養對寄養家庭的心性淬煉,難度真的不是一般家庭所能企及的。
深入認識寄養家庭的日常,我非常感謝,台灣有這麼一群人願意長期默默付出,以善行做為安定社會的力量,也真的很榮幸,可以作為寄養家庭的小小支持,期待未來有機會也能夠持續盡一己之力協助更多的親子家庭。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
[光合] 雲林縣衛生局三、四級毒品講習——「生活品質促進行動方案」,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今天在雲林縣衛生局和藥癮者分享「生活品質促進行動方案」,以Lifestyle Redesign的結構進行三、四級毒品危害講習,嘗試協助藥癮者遠離毒品並促進正向的行為改變。
一整天的課程中,我們談生活滿意度、職能角色、生命歷程分析、正向職能活動盤點⋯從每位學員的人生各面向討論藥癮形成的背景和對生活的影響。
當我們從生活的角度看待藥癮者,分享彼此的家庭、朋友、工作⋯等日常,每位學員其實就像你我身邊的親友一樣親切,可因為面臨想逃避的低潮、尋求同儕認同、或一時好奇⋯就此陷入難以戒斷的循環。
雖然藥癮背後有其複雜的社會脈絡,很難在幾小時內的團體中處理,而學員都是因為裁罰來參與講習,對於課程的學習動機有限,但在課程中,由淺入深的生命經驗交流,和尾聲時學員們主動回應:「謝謝老師,辛苦了!」還是讓我很開心有小小的進展。
從雲林回到台南,細想平日在推廣社區親職教育時,鄰近的鄉鎮也有許多似曾相識的故事,作為社會脈絡的一部份,我們的關心和支持可能就是鄰里的關鍵扶持。期待隨著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安全網的責任,我們可以接住更多遭遇危機的人。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今天在雲林縣衛生局和藥癮者分享「生活品質促進行動方案」,以Lifestyle Redesign的結構進行三、四級毒品危害講習,嘗試協助藥癮者遠離毒品並促進正向的行為改變。
一整天的課程中,我們談生活滿意度、職能角色、生命歷程分析、正向職能活動盤點⋯從每位學員的人生各面向討論藥癮形成的背景和對生活的影響。
當我們從生活的角度看待藥癮者,分享彼此的家庭、朋友、工作⋯等日常,每位學員其實就像你我身邊的親友一樣親切,可因為面臨想逃避的低潮、尋求同儕認同、或一時好奇⋯就此陷入難以戒斷的循環。
雖然藥癮背後有其複雜的社會脈絡,很難在幾小時內的團體中處理,而學員都是因為裁罰來參與講習,對於課程的學習動機有限,但在課程中,由淺入深的生命經驗交流,和尾聲時學員們主動回應:「謝謝老師,辛苦了!」還是讓我很開心有小小的進展。
從雲林回到台南,細想平日在推廣社區親職教育時,鄰近的鄉鎮也有許多似曾相識的故事,作為社會脈絡的一部份,我們的關心和支持可能就是鄰里的關鍵扶持。期待隨著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安全網的責任,我們可以接住更多遭遇危機的人。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光合] 正向情緒行為教養,培養高EQ小孩@臺南市麻豆區港尾國小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4/9(六)早上與臺南市麻豆區港尾國小合作親職講座「正向情緒行為教養,培養高EQ小孩」,談兒童的情緒發展里程碑及如何運用正向行為支持方案與社會性故事引導孩子的情緒行為,參與的有18組親子家庭,孩子年齡從幼兒園到國小都有。
這個講題過去在各個單位談了很多次,但都是以家長為主的工作坊,採深入討論家長所提出的案例來解決問題。這是第一次讓孩子與家長共同參與,考量到孩子要維持2小時的專注很不容易,家長也要維護孩子的自尊,不便現場提出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我們在理論部份淺淺帶過,增加了帶動跳、親子互動、情緒繪本和情緒小劇場等橋段,並搭配有獎徵答,來幫助親子都能共同參與。
原本授課對象主要還是家長,沒想到孩子們的參與度意外的高,問問題時都很踴躍的舉手!幼兒園的孩子看到繪本情景如:被取笑、不能出去玩、被誤會、媽媽提醒收玩具⋯等,可以精準地命名情緒:他很生氣、他好難過、他很傷心,而國小的孩子看到「兔子媽媽抱著小兔子,大兔子在旁邊瞇著眼」紛紛感同身受地說:「他看到媽媽抱弟弟,覺得吃醋了,也想要被抱。」「他覺得媽媽只愛弟弟,不愛他了。」看來對手足爭取父母關愛都很有感觸。孩子們對情緒的理解和表達超乎想像的成熟,這樣的高EQ,想必也反映在父母平時的家庭教育上。
發現孩子和家長有很好的基礎,我們再來挑戰親子情緒小劇場,邀請大家以開心、生氣、難過和害怕的情緒來詮釋「請把門關上」這句話。第一個就邀請 李啓榮 校長來為大家示範,校長臨時被點上台表演,不慌不忙地立即以變化豐富的語氣及生動活潑的表情、肢體表現四種情緒,精湛的演技博得了滿堂彩!尤其是大家從未看過校長發脾氣,見識到平時溫文儒雅的校長,突然像是變了個人一樣展現怒火威嚇,果然是特殊教育、語言教育、社會教育的專家!(孩子們可能暗自慶幸:還好校長是演的。XD)
親子情緒小劇場也讓我們注意到大部分孩子們在情緒理解很超齡,在情緒表達則需要多練習,很多孩子四種情緒的語氣是幾乎一樣的,但仔細觀察,孩子都可以用多變的眼神傳達不同的情感,這可能是後疫情時代成長的孩子的優勢——懂得用眼睛說話的藝術。
很感謝港尾國小給我這個機會和家長、孩子們互動,在情緒講座中和大朋友、小朋友玩在一起是很有趣的體驗,孩子們的高EQ也讓我驚豔,希望講座中提到的技巧可以協助親子互相理解彼此,有更順暢的情緒表達。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4/9(六)早上與臺南市麻豆區港尾國小合作親職講座「正向情緒行為教養,培養高EQ小孩」,談兒童的情緒發展里程碑及如何運用正向行為支持方案與社會性故事引導孩子的情緒行為,參與的有18組親子家庭,孩子年齡從幼兒園到國小都有。
這個講題過去在各個單位談了很多次,但都是以家長為主的工作坊,採深入討論家長所提出的案例來解決問題。這是第一次讓孩子與家長共同參與,考量到孩子要維持2小時的專注很不容易,家長也要維護孩子的自尊,不便現場提出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我們在理論部份淺淺帶過,增加了帶動跳、親子互動、情緒繪本和情緒小劇場等橋段,並搭配有獎徵答,來幫助親子都能共同參與。
原本授課對象主要還是家長,沒想到孩子們的參與度意外的高,問問題時都很踴躍的舉手!幼兒園的孩子看到繪本情景如:被取笑、不能出去玩、被誤會、媽媽提醒收玩具⋯等,可以精準地命名情緒:他很生氣、他好難過、他很傷心,而國小的孩子看到「兔子媽媽抱著小兔子,大兔子在旁邊瞇著眼」紛紛感同身受地說:「他看到媽媽抱弟弟,覺得吃醋了,也想要被抱。」「他覺得媽媽只愛弟弟,不愛他了。」看來對手足爭取父母關愛都很有感觸。孩子們對情緒的理解和表達超乎想像的成熟,這樣的高EQ,想必也反映在父母平時的家庭教育上。
發現孩子和家長有很好的基礎,我們再來挑戰親子情緒小劇場,邀請大家以開心、生氣、難過和害怕的情緒來詮釋「請把門關上」這句話。第一個就邀請 李啓榮 校長來為大家示範,校長臨時被點上台表演,不慌不忙地立即以變化豐富的語氣及生動活潑的表情、肢體表現四種情緒,精湛的演技博得了滿堂彩!尤其是大家從未看過校長發脾氣,見識到平時溫文儒雅的校長,突然像是變了個人一樣展現怒火威嚇,果然是特殊教育、語言教育、社會教育的專家!(孩子們可能暗自慶幸:還好校長是演的。XD)
親子情緒小劇場也讓我們注意到大部分孩子們在情緒理解很超齡,在情緒表達則需要多練習,很多孩子四種情緒的語氣是幾乎一樣的,但仔細觀察,孩子都可以用多變的眼神傳達不同的情感,這可能是後疫情時代成長的孩子的優勢——懂得用眼睛說話的藝術。
很感謝港尾國小給我這個機會和家長、孩子們互動,在情緒講座中和大朋友、小朋友玩在一起是很有趣的體驗,孩子們的高EQ也讓我驚豔,希望講座中提到的技巧可以協助親子互相理解彼此,有更順暢的情緒表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