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漂流] 來自內在的聲音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83384685188069&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1&theater



  以往系上研討會大多是各國學者的學術討論,這天中午很特別,由一位丹麥藝術家Tove Nyholm分享她的裝置藝術作品──「Voices from Within(來自內在的聲音)」。

  「Voices from Within」的構想啟發於原籍德國、流亡到紐約的猶太政治理論家Hannah Arendt的一個重要思維:

“Only through this constant mutual release from what they do can men remain free agents, only by constant willingness to change their minds and start again can they be trusted with so great a power as that to begin something new.”

  透過具象的作品探討抽象的「寬恕」並非易事,但Tove Nyholm巧妙地在作品中傳達了「寬恕」的情感經驗,協助人們在與作品互動後,自發性地相互交流,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奇設計呢?

  Tove Nyholm接觸了幾位受訪者,邀請他們分享生命中寬恕或被寬恕的回憶,並在徵求對方同意後製成錄音檔,以保存受訪者當下深刻的情緒。她製作了一個巨大而黑暗的迷宮,迷宮內設置有很多個轉角,錄音檔被放置在各個角落的發光線框裡。

參考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KB1OcI9j5g

  走進迷宮,尋著伸手不見五指的幽暗,隨著謹慎而緩慢的腳步,遠處傳來的悠悠嗓音也越來越清晰。再往前幾步的黑暗角落裡,人聲源自於五角形的發光線框,訴說著一段關於「寬恕」的生命故事。人們可以選擇站在線框外,與故事保持一段距離,也可以選擇站進線框,主動讓聲音中的嘆息、啜泣、懺悔充斥體內,隨著故事的情緒起伏。

  每個角落都有不同的故事,如:一位男同志感到被神拋棄、女孩被繼父偷窺洗澡的恐懼、因吸毒入獄而與女兒長痛的闊別...無論多麼心如刀割,最後,在「寬恕」與「被寬恕」中,被輕輕的放下了。

參考音檔:
http://www.tovenyholm.dk/English/sounds.htm

  在走出迷宮後,參與者承擔著許多生命的情感,也很自然地引發內在的共鳴,因此,參與者大都不約而同地分享個人經驗,並撫慰彼此心中的傷痛…

  這個作品在丹麥、紐約得到了熱烈的迴響,下一站卻是一個特別的地方──烏干達。

  如前一陣子廣為流傳的「KONY 2012」影片所述,烏干達反政府游擊隊「Lords Resistance Army」掀起的腥風血雨是人民揮之不去的夢魘,這個恐怖組織綁架數千名孩童,並逼迫其成為童兵和性奴隸,童兵在暴力訓練中被要求肢解自己的親人和喝死者的鮮血,女孩被關在軍營裡隨時遭受蹂躪,大多數都不幸慘遭輪姦。巨大的痛苦籠罩著被撕裂的社會,戰爭帶給受害者的精神創傷,在社會中潛伏著沉重的隱患...

KONY 2012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4MnpzG5Sqc

  當「Voices from Within」計畫來到了烏干達,巨大的迷宮已不適用狹隘的居住地,居民甚至沒有看過音響。Tove Nyholm為了配合當地的風土民情,大幅調整了裝置:茅草屋的中央放置著一面烏干達傳統的大鼓,在鼓面下包裹了音源,人們圍坐成一圈,聆聽當地人民以盧干達語所訴的「寬恕」經驗。

  在動盪不安的政局下,人們內心的恐懼成了不能說的祕密,密度極高的住宅區,人們的情感卻是極端疏離的。奇妙的是,在走出了承載生命故事的茅草屋,參與者開始試著交談,在情感交流中展現真性情...

  「Voices from Within」聚焦於聽覺的設計,透過他人生命故事的誘發,引導人們走入彼此的內心釋放傷痛,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以藝術為媒介的深度治療。除了讚嘆藝術帶來的生命厚度,身為治療師,Tove Nyholm的獨特設計也帶給我們另一個角度的省思。

Tove Nyholm官方網頁:
http://www.tovenyholm.d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