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28421827172953&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1
It's so touching to hear that the child whom I've worked with can finally talk! This is definitely the best gift to receive on teacher's day!
Although I am a therapist, my children still count me in on the celebration for teacher's day! They are so sweet!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光合] 動機式晤談法淺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73022242890980&set=at.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4
最近不管是Life Management Series的繼續教育課程、Lifestyle Redesign療程、或是諸多課堂上,老師們不約而同地強調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的重要性。下午終於在OT 500 Clinical Problems in Occupational Therapy的課中接觸到了!Dr. Jesus Diaz的講演澄清了我過去在臨床上的疑惑,也幫助我有清楚的架構反思自己的治療歷程,真的非常感謝他。
動機式晤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強調以個案為中心,藉由自我探索和解決矛盾加強內在動機,支持個案運用內在及外在資源找出解決方案,是用來提升動機及協助改變的會談技巧。近年來被廣泛地運用於各種臨床專業,包括心理師、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且有許多研究證實運用此會談技巧可大幅增進治療成效,非常值得有心提高成效的醫療人員學習。
從四大精神(Spirit)可以感覺到這是一個幫助治療師站在個案立場體會及思考的方式,分別有:伙伴關係(partnership)、接納(acceptance)、慈悲(compassion)及引發(evocation)。重點在於同理個案的感受及想法,和個案站在同一陣線來解決問題。以下兩個影片可以幫助我們感受一般晤談及動機式晤談法的差異。
非動機式晤談法示範(The Ineffective Physician: Non-Motivational Approa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0XyNE89eCs
動機式晤談法示範(The Effective Physician: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Demonstrati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RiKA7CKtfc
這兩段影片帶給我的感觸非常深:記得剛開始執業時,經常直接給予個案和家屬指導,甚至是毫不掩飾地評價對方的作法,督促個案要儘快改變,直到某天有個案家屬回饋:「妳這樣說,我覺得我的壓力好大。」才讓我突然發現,雖然目標是我們共同渴望的,但因為過程中持續逼迫個案達成要求,並沒有和他站在一起,即便再努力,仍無法促使對方產生改變的動機,治療成效跟著大打折扣;後來試著運用催眠治療師培訓中學習到的會談技巧,將自己當做一面鏡子中性反映個案的陳述,同理個案的感受與想法,治療關係和成效雖明顯提高,卻被前輩嚴正提醒此法已越界到心理師的職務。兩種截然不同的會談方式所得到的結果讓我一度很茫然,不確定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能以職能治療師的身分真正協助到個案的需要。
和Dr. Jesus Diaz在課堂上討論這個議題,他回應:「動機式晤談是我們和個案的『溝通方式』,是治療中運用的會談技巧。(因此我們會說,在治療中我們使用的其中一個技巧是動機式晤談法,而不是我們做了一節動機式晤談治療。)近年有越來越多醫療專業都使用這個技巧來提昇不同目標的治療成效,職能治療師的目標在於個案的『行動(Doing)』,使用動機式晤談來促使個案在生活中做出改變,並非心理師聚焦的談話治療(Talking Therapy)。」此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也鬆一口氣,只要我們的目標明確,使用動機式晤談來反映個案的覺受,是符合職能治療師的職務的。
另在課堂上演練了四項會談原則:表達同理心(express empathy)、指出矛盾處(develop a discrepancy)、克服抗拒(roll with resistance)及支持自我效能(support self-efficacy),及五項技巧:反映性傾聽 (reflective listening)、開放式問句(asking open question)、肯定(affirming)、改變損益評估(weight of cons and pros)、會談摘要(summarizing)。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便個案目前的行動不被社會所接受,我們還是需要中性陳述正面和反面訊息提供個案參考,舉例來說:個案提到他週末都會吸食海洛因,我們可以詢問個案吸毒的好處和壞處,並反映個案所言:「吸毒一方面為你抒發工作的壓力,另一方面影響你的生育能力。你有什麼想法嗎?」可以注意到治療師使用的是「以及(and)」來陳列兩項訊息,不用「但是(but)」,以避免個案認為治療師心中已有優劣的定論,幫助個案為了讓自己更好而作選擇,而非為了被治療師肯定而作選擇。
關於期待被治療師認同的部份,最近因為語言困難和社交焦慮被轉介到Lifestyle Redesign,有一些近似的體會。(執業一段時間了,第一次親身接受職能治療,竟然有幾分緊張,讓我不禁好奇這是否是過去個案的心情?)每次療程,Dr. Chantelle Rice都會與我討論許多克服適應困難的方案並追蹤上週執行目標的狀況。第一次會談時我隱隱有一份擔心:「如果我不採納治療師的意見,她會不會不認同我?」Chantelle察覺到我的焦慮,隨即親切地表示:「這是妳的人生,由妳決定接下來的路怎麼走,我只是和妳一起探索最適合妳的方式。」她的話幫助我轉而專注在當下的問題,也讓我了解到治療師是保持客觀的協助者。
這堂課彙整許多了過去的治療師訓練,可再度體驗和省思,才發覺真的需要持續地操練才會熟悉「無我」的境界。Dr. Jesus Diaz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動機式晤談法像是一隻鴨子在河裡游泳,水面上穩定而自在地前進,但水面下鴨腳卻非常忙碌地踢水。」原來,有非常多技巧需要在治療中有意識地運作,看似單純,實際上卻是非常耗費心力的。
每一次的學習,都幫助我往前進一些。很期待持續成長後的回首,能運用生命中的累積,協助人們創造更多豐盛與喜悅。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73022242890980&set=at.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4
最近不管是Life Management Series的繼續教育課程、Lifestyle Redesign療程、或是諸多課堂上,老師們不約而同地強調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的重要性。下午終於在OT 500 Clinical Problems in Occupational Therapy的課中接觸到了!Dr. Jesus Diaz的講演澄清了我過去在臨床上的疑惑,也幫助我有清楚的架構反思自己的治療歷程,真的非常感謝他。
動機式晤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強調以個案為中心,藉由自我探索和解決矛盾加強內在動機,支持個案運用內在及外在資源找出解決方案,是用來提升動機及協助改變的會談技巧。近年來被廣泛地運用於各種臨床專業,包括心理師、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且有許多研究證實運用此會談技巧可大幅增進治療成效,非常值得有心提高成效的醫療人員學習。
從四大精神(Spirit)可以感覺到這是一個幫助治療師站在個案立場體會及思考的方式,分別有:伙伴關係(partnership)、接納(acceptance)、慈悲(compassion)及引發(evocation)。重點在於同理個案的感受及想法,和個案站在同一陣線來解決問題。以下兩個影片可以幫助我們感受一般晤談及動機式晤談法的差異。
非動機式晤談法示範(The Ineffective Physician: Non-Motivational Approa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0XyNE89eCs
動機式晤談法示範(The Effective Physician: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Demonstrati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RiKA7CKtfc
這兩段影片帶給我的感觸非常深:記得剛開始執業時,經常直接給予個案和家屬指導,甚至是毫不掩飾地評價對方的作法,督促個案要儘快改變,直到某天有個案家屬回饋:「妳這樣說,我覺得我的壓力好大。」才讓我突然發現,雖然目標是我們共同渴望的,但因為過程中持續逼迫個案達成要求,並沒有和他站在一起,即便再努力,仍無法促使對方產生改變的動機,治療成效跟著大打折扣;後來試著運用催眠治療師培訓中學習到的會談技巧,將自己當做一面鏡子中性反映個案的陳述,同理個案的感受與想法,治療關係和成效雖明顯提高,卻被前輩嚴正提醒此法已越界到心理師的職務。兩種截然不同的會談方式所得到的結果讓我一度很茫然,不確定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能以職能治療師的身分真正協助到個案的需要。
和Dr. Jesus Diaz在課堂上討論這個議題,他回應:「動機式晤談是我們和個案的『溝通方式』,是治療中運用的會談技巧。(因此我們會說,在治療中我們使用的其中一個技巧是動機式晤談法,而不是我們做了一節動機式晤談治療。)近年有越來越多醫療專業都使用這個技巧來提昇不同目標的治療成效,職能治療師的目標在於個案的『行動(Doing)』,使用動機式晤談來促使個案在生活中做出改變,並非心理師聚焦的談話治療(Talking Therapy)。」此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也鬆一口氣,只要我們的目標明確,使用動機式晤談來反映個案的覺受,是符合職能治療師的職務的。
另在課堂上演練了四項會談原則:表達同理心(express empathy)、指出矛盾處(develop a discrepancy)、克服抗拒(roll with resistance)及支持自我效能(support self-efficacy),及五項技巧:反映性傾聽 (reflective listening)、開放式問句(asking open question)、肯定(affirming)、改變損益評估(weight of cons and pros)、會談摘要(summarizing)。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即便個案目前的行動不被社會所接受,我們還是需要中性陳述正面和反面訊息提供個案參考,舉例來說:個案提到他週末都會吸食海洛因,我們可以詢問個案吸毒的好處和壞處,並反映個案所言:「吸毒一方面為你抒發工作的壓力,另一方面影響你的生育能力。你有什麼想法嗎?」可以注意到治療師使用的是「以及(and)」來陳列兩項訊息,不用「但是(but)」,以避免個案認為治療師心中已有優劣的定論,幫助個案為了讓自己更好而作選擇,而非為了被治療師肯定而作選擇。
關於期待被治療師認同的部份,最近因為語言困難和社交焦慮被轉介到Lifestyle Redesign,有一些近似的體會。(執業一段時間了,第一次親身接受職能治療,竟然有幾分緊張,讓我不禁好奇這是否是過去個案的心情?)每次療程,Dr. Chantelle Rice都會與我討論許多克服適應困難的方案並追蹤上週執行目標的狀況。第一次會談時我隱隱有一份擔心:「如果我不採納治療師的意見,她會不會不認同我?」Chantelle察覺到我的焦慮,隨即親切地表示:「這是妳的人生,由妳決定接下來的路怎麼走,我只是和妳一起探索最適合妳的方式。」她的話幫助我轉而專注在當下的問題,也讓我了解到治療師是保持客觀的協助者。
這堂課彙整許多了過去的治療師訓練,可再度體驗和省思,才發覺真的需要持續地操練才會熟悉「無我」的境界。Dr. Jesus Diaz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動機式晤談法像是一隻鴨子在河裡游泳,水面上穩定而自在地前進,但水面下鴨腳卻非常忙碌地踢水。」原來,有非常多技巧需要在治療中有意識地運作,看似單純,實際上卻是非常耗費心力的。
每一次的學習,都幫助我往前進一些。很期待持續成長後的回首,能運用生命中的累積,協助人們創造更多豐盛與喜悅。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光合] 駕駛評估與訓練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在美國,無論是工作、買東西、拜訪朋友…只要出門,幾乎都需要開車;但對老年人和身心障礙者來說,開車或許是極具挑戰性的,也可能造成公共安全問題。
關鍵的職能活動一旦受限,影響到的不只是生活自理,還有社交限縮而失去的心理支持。(可以想像老人家一個人居住,沒辦法開車找兒女或朋友的寂寞與無助嗎?)
因此,有一部份美國職能治療師專攻的就是老年人和身心障礙者的駕駛評估和訓練。Ana Veran職能治療師在課堂上教導我們評估駕駛相關的身心功能,以及如何協助老年人面對退化帶來的衝擊,願意重新接受駕駛訓練。真的非常實用,也大開眼界!
系上安排的課程好充實,每次都有新的學習,回臺灣有好多故事可以說了!(比起學生,我覺得自己更像個觀光客,哈哈。)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光合] Lifestyle Redesign在美現況及臺灣本土化
文╱江婕瑋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8516970008174&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3&theater
參考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718188958196240.1073741883.100000154267360&type=1&l=999bd92c18
早上和Dr.Chentelle Rice討論在美國的Lifestyle Redesign服務現況,以及如何在臺灣本土化。
Lifestyle Redesign是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進行職能活動的質量管理:工作、家庭、休閒、學習...,協助人們達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狀態。根據Dr.Chentelle Rice,在USC接受Lifestyle Redesign的族群,主要定位在不須至醫療院所的非重大疾病客戶,大部分是協助一般人促進身心健康,像是:體重管理、生涯規劃、疼痛控制、糖尿病控制...等等。和心理諮商略有不同的是,職能治療師著重在生活中的實踐,和個案一起訂定計畫,在日常生活中達到想要的目標。目前以個案中心為主,偶爾也會有夫妻、情侶一起接受服務,但尚未有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USC HSC學生透過Eric Cohen Student Health Center轉介至Lifestyle Redesign服務,以學生保險支付完全免費!UPC學生可透過Engemann Student Health Center轉介得到服務,社區民眾也可以透過合理的價格獲得自費服務。
對於一個有興趣進修Lifestyle Redesign的治療師,可以參與USC Life Manage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Series的課程,課程時數共24小時,通過考試後即可得到認證。由於Lifestyle Redesign的名稱已被USC OT註冊,因此在美國只有USC可以提供Lifestyle Redesign的服務和訓練。治療師經過認證後,可以至外國執行Lifestyle Redesign的相關技術,但是要以非Lifestyle Redesign的名義提供服務。
回臺灣的應用非常廣泛,事實上Lifestyle Redesign可以處理的不只是社區的健康問題,在企業也非常實用,特別是在員工激勵、職涯規劃、壓力管理…等,可以大大增進團隊工作效益。由於目前和臺灣傳統醫療體系有很大的區別,可能可以先透過臺大職能治療中心,模傚USC在校協助師生改善身心健康,進而推廣職能治療和提供教育訓練。順利的話,提供服務給志在與員工一同成長的企業,讓職能治療真正走入生活。
我看到未來了,期待接下來豐盛的學習旅程!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8516970008174&set=a.129976040528934.1073741841.116850985174773&type=3&theater
參考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718188958196240.1073741883.100000154267360&type=1&l=999bd92c18
早上和Dr.Chentelle Rice討論在美國的Lifestyle Redesign服務現況,以及如何在臺灣本土化。
Lifestyle Redesign是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進行職能活動的質量管理:工作、家庭、休閒、學習...,協助人們達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狀態。根據Dr.Chentelle Rice,在USC接受Lifestyle Redesign的族群,主要定位在不須至醫療院所的非重大疾病客戶,大部分是協助一般人促進身心健康,像是:體重管理、生涯規劃、疼痛控制、糖尿病控制...等等。和心理諮商略有不同的是,職能治療師著重在生活中的實踐,和個案一起訂定計畫,在日常生活中達到想要的目標。目前以個案中心為主,偶爾也會有夫妻、情侶一起接受服務,但尚未有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USC HSC學生透過Eric Cohen Student Health Center轉介至Lifestyle Redesign服務,以學生保險支付完全免費!UPC學生可透過Engemann Student Health Center轉介得到服務,社區民眾也可以透過合理的價格獲得自費服務。
對於一個有興趣進修Lifestyle Redesign的治療師,可以參與USC Life Manage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Series的課程,課程時數共24小時,通過考試後即可得到認證。由於Lifestyle Redesign的名稱已被USC OT註冊,因此在美國只有USC可以提供Lifestyle Redesign的服務和訓練。治療師經過認證後,可以至外國執行Lifestyle Redesign的相關技術,但是要以非Lifestyle Redesign的名義提供服務。
回臺灣的應用非常廣泛,事實上Lifestyle Redesign可以處理的不只是社區的健康問題,在企業也非常實用,特別是在員工激勵、職涯規劃、壓力管理…等,可以大大增進團隊工作效益。由於目前和臺灣傳統醫療體系有很大的區別,可能可以先透過臺大職能治療中心,模傚USC在校協助師生改善身心健康,進而推廣職能治療和提供教育訓練。順利的話,提供服務給志在與員工一同成長的企業,讓職能治療真正走入生活。
我看到未來了,期待接下來豐盛的學習旅程!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光合] 生活型態再設計,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13576928657443&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theater
在USC,職能治療師(OT)以Lifestyle Redesign在校內和社區幫助許多師生和居民塑造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體重管理、時間管理、疼痛控制、社交焦慮、學習困難、戒煙戒酒、自殺防治...。
系上真的非常努力在推廣OT,Lifestyle Redesign的DM在圖書館和健康中心的醒目處都可以看到,大部份民眾對職能治療也有初步認識。
很期待未來可以在臺灣提供Lifestyle Redesign的服務,除了落實OT的哲學,也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對社會的助益。
Lifestyle Redesign DM分享:(非常鼓勵所有有志從事職能治療的伙伴參考喔!)
https://www.dropbox.com/s/y8h3z2lvozvfdsp/USC%20OT%20DM-Lifestyle%20Redesign.pdf
Lifestyle Redesign服務項目:
http://ot.usc.edu/patient-care/faculty-practice
Lifestyle Redesign介紹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9QJfnw40XY&feature=youtu.be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13576928657443&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theater
在USC,職能治療師(OT)以Lifestyle Redesign在校內和社區幫助許多師生和居民塑造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體重管理、時間管理、疼痛控制、社交焦慮、學習困難、戒煙戒酒、自殺防治...。
系上真的非常努力在推廣OT,Lifestyle Redesign的DM在圖書館和健康中心的醒目處都可以看到,大部份民眾對職能治療也有初步認識。
很期待未來可以在臺灣提供Lifestyle Redesign的服務,除了落實OT的哲學,也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對社會的助益。
Lifestyle Redesign DM分享:(非常鼓勵所有有志從事職能治療的伙伴參考喔!)
https://www.dropbox.com/s/y8h3z2lvozvfdsp/USC%20OT%20DM-Lifestyle%20Redesign.pdf
Lifestyle Redesign服務項目:
http://ot.usc.edu/patient-care/faculty-practice
Lifestyle Redesign介紹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9QJfnw40XY&feature=youtu.be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