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ursuing.ideal.life/photos/a.118933494966522.1073741832.116850985174773/118933514966520/?type=1&relevant_count=1
這些抓痕和瘀青不是家暴,也不是意外,而是身為小兒職能治療師必須經歷的職業傷害。
昨天上麟麟的課時,原本笑咪咪的他,突然念頭一轉,憤怒地抓住我的手臂,低吼著:「我要車子!」對著他眼睛裡讓人不寒而慄的鮮紅血絲,我只得趕緊握住他的手腕,以避免進一步傷害。沒想到麟麟彷彿發狂似的對著我拳打腳踢,激烈的程度有如與我有深仇大恨,我試著保持冷靜邊握著他的手腕,邊站立起來與他保持距離,在彼此情緒高張的情況下,我只能堅定地告訴他:「麟麟好想玩車子喔!下午自由時間和回家的時候就可以玩車子囉!」剛開始,他深陷在熊熊怒火中,沒有聽進我的話,執意要衝過來打我,但隨著持續的同理和疏導,他慢慢邊發著抖邊鬆手,不一會兒,又恢復笑咪咪的可愛模樣。
很久沒有因為孩子突發的攻擊行為受傷了,這些難得的傷痕讓我聯想起過去的創傷經驗。還記得,大學第一次參加特殊孩童營隊,因為負責的孩子不想吃菜,突然被他憤怒地在手上咬了一口。由於我在原生家庭中一直是被呵護的,沒有受過這樣的委屈,當下難忍疼痛,跑去跟資深老師和治療師哭訴。不料他們聽完後卻是無奈地苦笑:「這是在我們的領域工作一定會發生的呀。」
回到家,難過地和家人訴說今天的意外,家人看到我身上深深的印記,都很心疼掌上明珠受到這樣的待遇,希望能勸退我參與營隊。當時,不服輸的我雖然感到很受傷,卻還是堅持下去。漸漸的,隨著對孩子的了解越深,這樣的傷痕也就越來越少了。
畢業後,成為正式的職能治療師,開始在認知上說服自己,在每次受傷時將責任扛起來,檢討自己的觀察力不夠敏銳,反應不夠快,訓練自己在下一次有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要及時做專業處置;但老實說,在感受上還是偷偷會有點怨懟,碎念著:「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衝動!」
隨著協助的個案越來越多,參與許多孩子完整的治療過程,看到孩子從如同惡魔般的自傷和攻擊行為,一直到治療後,可以在不如意時自在地表達情緒,找到合適的抒發方式。我甚至很佩服有些孩子,在面臨人生的重大議題時,仍能正向積極地努力找尋出口,展現他如天使般完整而美好的本來面目。連生理年齡數倍於他們的我,都不一定做得到!
我發現,當心理夠健全的時候,我們是可以決定要不要受傷的。
因此,從向外尋求心理支持到感受孩子內在的光輝。在後來每次受傷時,除了反省自己的不小心和不夠專業,還有在自己的傷口中看到孩子內心的傷口,以及他們天使般的純淨笑容。
感謝孩子們的真實,幫助我在這條路上持續學習無條件的愛,也希望這樣的愛,可以陪伴孩子以最好的方式療癒心中難以言喻的痛。